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AG公司(中国区)·有限公司官网|芮志坚:深山沟里的“最美村医”

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50    次浏览

/ /张进宝曹东宇院玉顺尹辉文/图芮志坚,下花园区辛庄子乡方家庄村一个身有残疾的乡村医生,今年39岁。自2001年开始,他背着药箱,翻山越岭,跑遍辛庄子乡的山山水水,为深山区群众出诊、义诊, 被乡亲们誉为深山沟里的“最美村医”。3月20日,从下花园区向西北方向驱车10多公里,记者来到了下花园区辛庄子乡方家庄村。稍一打听,就找到了村里唯一的诊所———志坚诊所。一个戴着近视眼镜、身体稍些发胖的中年人,手里拿着听诊器,正在给患者诊断病情。他,就是身有残疾的乡村医生芮志坚。芮志坚走上行医这条路,和他从小的经历有关。“6岁那年,我一次生病打针,不幸留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。从此,我的左腿因此留下了残疾。”见到芮志坚时,已是黄昏,他出诊刚回来。沏上一壶热茶,儿时的记忆,又清晰可见;行医14年间的苦辣酸甜,就在茶香里娓娓道来。“那时,由于村里医疗条件差,离县、乡路途又远,乡亲们看病很不方便。”芮志坚说,他小时候,常由父亲背着到处寻医问药,吃尽了苦头。就是从那时开始,他暗下决心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生,治好自己的病,治好更多人的病。带着从医的梦想,1996年,芮志坚通过自学考试,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专业,专攻中医。 2001年,他考取了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证,做起了乡村医生。从此,芮志坚开始以方家庄村为中心,围绕辛庄子乡的十多个村,走家串户为儿童打防疫针,为老人按摩理疗,为村民宣传健康知识……不论寒冬酷暑,在蜿蜒的山间小道上,人们常能看到他的身影,他的名字逐渐家喻户晓。特殊经历使芮志坚对于健康有着比常人更深的感触。遇到有人突发疾病,只要一阵敲门声或一个电话,不分寒暑昼夜,芮志坚都是随叫随到。2007年深秋的一天,凌晨3点多,睡梦中的芮志坚被电话铃声惊醒。郭家庄一位村民家的孩子发高烧,芮志坚二话没说就出诊了。路面凹凸不平,盘旋陡峭。芮志坚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亮,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。到了村民家,芮志坚给孩子输了液,一直守到天亮孩子退烧才离开。“接诊只是第一步。”芮志坚常说:“要让患者彻底摆脱病痛的折磨,必须坚持定期治疗和做好复诊。当大夫的,就要尽力给病人看好病。所以,治疗、复诊一点都耽误不得。”从医14年,芮志坚一直这样做。郝家庄村村民老张患有严重的肺气肿,一到冬天就得输液缓解症状。2011年初冬,一场大雪封住了通往郝家庄村的路,老张那段日子正在做系统治疗。“那种天气,自行车、摩托车根本走不了,可患者治疗耽误不得。”为了按时给患者治疗,他背着药箱,在雪地里一点一点挪着走。平时20分钟的路程,走了足足两个多小时。病床上的老张本以为芮志坚不会来了,见到芮志坚时又惊又喜。 “芮医生是个好人。”方家庄村的李生斌总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。村里的关节炎患者比较多,芮志坚常帮他们针灸、拔火罐、刮痧、推拿,只收取材料费。芮志坚觉得:“如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收费,我怕大家承受不了,就让大家随便给吧。有些人经济条件不好,给不起,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耽误治病。”由于看病态度好、收费公道,很多患者都爱上门找他看病。但每个季度,芮志坚依然会沿着方家庄、郝家庄、张家庄、辛庄子、河南坊、响水铺这条线巡诊,普及健康知识。他说:“只要乡亲们还需要我,我就会一直这样走下去,为他们看病、为他们服务。”芮志坚的名声传遍十里八村,请芮志坚看病的多,来诊所看病的更多,甚至有很多定方水乡以外的人。芮志坚说:“这些人来一趟很不容易,不仅要努力给他们治病,还要给他们亲人般的温暖。”病人来诊所看病,只要赶上饭点,芮志坚就让妻子做好饭,留患者免费用餐。最多的时候,有十多个病人在家吃饭。来诊所看病的,有的走路,有的骑摩托车,有的骑自行车。有的来时没下雨,走时下雨了。为此,芮志坚又专门拜师学习了修自行车、摩托车和修鞋等技术,准备了打气筒。车坏了,他免费修;鞋坏了,他也免费修;电动车没电了,他免费给充电;下雨了,他免费借雨伞……芮志坚的敬业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,赢得了他上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专业时的同学张艳辉的芳心,对中医专业的共同爱好和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的志向,让二人走到了一起。张艳辉从承德来到下花园与芮志坚喜结良缘。■入选理由芮志坚从医14年来,用残疾身躯和敬业精神,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家园。全村240多口人,他给每个村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,对村中高血压、慢性病、糖尿病等人群,定点定时上门家访,向村民们义务宣传预防知识,为村民义诊,让乡亲们做到早预防、早了解、早治疗,被誉为“最美村医”。■记者感言他是一个身有残疾的乡村医生,以为乡亲们解除病痛为己任,把每一个患者都当成自己的亲人,当一个让乡亲信得过的好医生。他对困难户、五保户、孤寡老人进行免费治疗。“最美村医”,是乡亲们对芮志坚的褒奖,也是对身边好人的赞美,让我们大家都来为身边好人点赞。